描述
管家婆辉煌普普版
入门级进销存管理软件
管家婆辉煌普普版
描述
管家婆辉煌普普版是一款面向小微型企业应用的入门级进销存管理软件。该软件将企业的物流账和钱流账统一起来。自动分类统计和汇总,帮助企业老板经理实现全面管账,明明白白做生意。

续论ERP仍然是企业信息化乃至数字化的底盘

浏览:14852 时间:2023-05-31 分类:行业资讯
ERP仍然是企业信息化乃至数字化的底盘,无论ERP厂商和企业用户如何选择,其系统性带来的价值始终是无可替代的。

从甲方跳出已有数年,谈及ERP仍然非常有感情,毕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同时在经历了企业外部的纷纷扰扰之后,也想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一下我眼中的ERP~企业信息化乃至数字化的底盘。

1、Hype Cycle技术成熟度曲线

这张图大致的意思是说,一个有价值的技术应用是需要经历一个大致5年的“忽悠期”,在跌入低谷之后,才会真正进入发光发热的“价值期”,当然前提是有价值,这一点ERP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可以盘点一下中国ERP的技术成熟度曲线。

如果以2004年作为中国ERP元年的话,2014年以后应该称作后ERP时代,原因是大部分企业ERP普及已经完成,同时用友和金蝶也在2014年前后脚推出了ERP的云服务,既然是云服务就必须伴随些许服务,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节点看作“价值期”的起点,而这中间经历了10年时间。

然而,此后14年以后到18年,中国的ERP市场似乎毫无建树(即便是上了SAP的企业,也从12-14的技术巅峰形象,逐渐淹没了各自身影)

事实上“忽悠期”大致是5年时间,到了10年的节点,应该是成熟的发光发热的阶段,而中国的ERP发展的如此缓慢,到底是ERP作为基础应用的正常表现,还是有其它因素造成的,这会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2、本土ERP厂商的基因

之所以用2004年作为中国ERP元年,原因是用友和金蝶在同年各自收购了一个软件工具厂商,从财务管理迈入业务管理,拉开了中国ERP的序幕,而这个阶段正好又是技术成熟曲线的“忽悠期”,在忽悠阶段厂商兜售的是恐惧,客户购买的是想法(连解决方案都算不上),所以ERP厂商真正比拼的是营销能力。换句话说靠忽悠就能挣钱,有谁会用心做好产品。

这一点看一下两大厂商的技术和营销投入占比就知道了。成果是:打造了两只中国最优秀的软件销售队伍;错过的是:不可能成为中国的SAP,生产适合中国企业市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ERP厂商的基因已经奠定为软件销售为核心,而不是产品为核心。

多说一句,挣了钱了谁不想把产品做好呢?我相信这些领军企业的CEO也都是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所以原因并不全在这里。

3、中国企业的应用场景

中国的企业面对的环境和国外大不相同,对企业信息化的迫切程度和认知程度也大不相同,具体原因可以总结为两点: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

1、社会因素: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文化背景确实不同,这不是企业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就像我在群聊里说的那句话:为什么中国的CRM不好做,原因是教育10个西方的销售人员和教育10个中国的销售人员,成本差异太大。相信性本恶的西方人,尊重契约,认为遵守规矩效率最高;而相信性本善的中国人,却崇尚聪明,认为破坏规则的效率最高。这种文化差异,导致在中国ERP应用成本非常高。

2、市场因素: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向来是以人治为基础的,这导致多数企业的规模瓶颈非常明显,也意味着ERP作为基础管理的价值非常高,能够帮大多数企业提升效率,解除瓶颈。

但是,由于中国的大市场环境(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导致机会比精益重要,简单的说粗制滥造也可以生存下去,赚钱太容易所以不需要关注精益,同时机会太多也顾不上,不需要依靠规则打造标准就可以生存的还不错。这种市场差异,导致ERP在企业的应用价值没有充分挖掘,也很难形成主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企业能拿出的好的应用案例太少,也是事实,想想CIO们在谈论ERP的时候,谈项目谈功能谈的多,还是谈业务谈价值谈的多?ERP厂商真正想做好服务的那一面,也是心里起了茧,才知难而退的。

4、ERP厂商面临的选择

在国产ERP经历了10个年头的发展演变之后,总是应该逐步进入到一个“成熟的发光发热”的阶段,可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并没有”,所以一切还都停留在:“理论上”。面对这样的局面,两大厂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云服务(14年),一方面和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服务企业市场的成熟度有关。大的方向上存在两种选择:

A、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于中国即将到来的企业管理全面升级的洪流(也可能是个伪命题,至少我认为是真的),做成一家伟大的软件公司。

B、面向企业外部链接,通过大规模的应用集成和底层技术支撑形成社会化平台,加上金融服务、底层技术服务黏住客户,演变成社会资源的调度者。

基于原有的工具能力积累,以及今时今日的规模和资本,我想说这两条路都是符合趋势的,也都是有机会的。是选择生产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成为下一个SAP?还是选择通过链接、赋能、跨界,努力成为下一个ATJ?(目前来看更有可能是后者。)

5、对企业而言ERP依然是底盘

前面说到,我相信今时今日的中国企业必然迎来管理全面升级的洪流,但是有一些基础性问题还是需要解决。首先是ERP的基础能力要在企业手中发挥出来,我服务的企业曾经是用友的零售样板用户,当我13年走出企业之后,发现行业对于用友的ERP简直嗤之以鼻。

但是,直到今天我说我用这套产品实现了业财一体(成本跑通),折扣管控(结算核销跑通),会员管理(积分换购跑通),多机构(加盟零售和结算),全面预算(编制管控),数据应用阶段(赋能和驱动),仍然很多甚至是大多数零售企业望尘莫及的。

所以无论ERP厂商如何选择,企业如何使用ERP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方式一:流程管理的价值

大部分企业是缺少组织约束力的,通过系统的流程和管控可以解决很多底层的标准化问题,在相当长的区间,尤其是在行业内部,这个部分的管理价值仍然非常高(更高级别的标准化问题需要通过人机边界和认知管理来解决)。需要注意的问题是①不可以只建流程不问数据,或者说②为了数据而数据,上了信息化工具却说不清楚数据逻辑。

方式二:数据驱动的价值

企业信息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数据化管理的企业转型,所以也可以一上来紧紧围绕数据核心,把ERP的实施的需求和标准与数据逻辑紧密相连,这样做的好处是价值呈现更快,并且不容易迷失方向。直接奔向人机边界,做数据驱动,提升组织效率以及人的定向创造性,形成企业成长力。这也是改变和形成企业数据基因的最快方式。

新业务:新一代SaaS服务供应商

无论是选择方式一还是方式二,未来都有机会延展出一个新的业务场景,那就是企业级SaaS服务。

①基于系统性的业务梳理在垂直领域形成普适的、经过验证的、具备规模能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②企业市场SaaS的背后也一定个业务实体,脱离业务实体的SaaS都是伪SaaS,原因是没有服务能力,也做不好客户成功。

③选择了平台路线的ERP厂商,必然会大力扶植这个群体,为其提供足够的软件能力和资源支撑(原因可以意淫)。

最后强调一下:ERP仍然是企业信息化乃至数字化的底盘,无论ERP厂商和企业用户如何选择,其系统性带来的价值始终是无可替代的。底盘是基础不是核心,构建在核心上的基础才有价值。所以真心希望在未来的5-10年,ERP在中国可以进入发光发热的“价值期”,逐步走向技术成熟和应用成熟。


产业互联网如同大基站,在“新政策,新技术,新理念”三新战略的倡导下滋养更多新兴项目落地应用,在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的转型之路上扮演了助推器角色,正值亿欧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期间,特此设立产业互联网峰会,力求从全球视角解析IT服务智能发展,邀请国内外一线企业分享行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您在本场论坛可以了解到软件、硬件、物联网、5G、ABC的服务进化史,了解到新资本新市场的走向。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技术,或许整个全球市场、服务商、用户都应该对之有更深的思考。

峰会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02

热门案例
×
img_load